新闻中心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溶解细菌细胞壁之溶菌酶的测定

溶解细菌细胞壁之溶菌酶的测定

更新时间:2011-06-22   点击次数:1746次

上海亨代劳商贸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实验室设备,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常规生化试剂的研发、销售。并代理销售多个国外,致力于为广大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的科研试剂和完善的技术服务。咨询.
                     :, 60536361,60526763
                                      ,.

体内多数器官含有一定浓度的溶菌酶,但肾脏和脾脏的含量较多。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的溶菌酶位于细胞表面,故其释放活跃,而嗜中性粒细胞的溶菌酶位于胞浆深层,只在细胞裂解时才释放出来。正常人尿中无溶菌酶。某些疾病患者血清或体液内的溶菌酶活性值有显著差别,故测定溶菌酶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溶菌酶为正常机体免疫防御机制的组成部分,因具有溶解细菌细胞壁的作用而得名。在人体内,它存在于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内;也存在于粘膜分泌液中,成为体表防御因素之一。

1.原理 根据溶菌酶能使革兰阳性菌细胞壁溶解,尤其是对腐生菌,如溶壁微球菌(M.1ysodeikticus)zui为敏感,故常以溶解溶壁微球菌为指标,对溶菌酶的活性值进行测定。常用的方法有琼脂平板法与比浊法。新近还根据免疫扩散法中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而建立了溶菌酶免疫测定法,由测酶活性改测酶含量,初步探讨认为此法具有特异、灵敏、准确等优点。现将三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2.实验方法
(1)琼脂平板法 用0.067mol/L,pH6.4 PBS将琼脂配成1%浓度,加温溶解后加50mg/100mL溶壁微球菌菌粉混合制成平皿,凝固后打成直径2mm的小孔。分别加溶菌酶标准应用液及标本20gL,置37℃扩散18h,用卡尺测溶菌区域直径,根据标准液浓度和溶菌环直径用半对数表制成检量线,查标准曲线求检品溶菌酶活性值。

(2)比浊测定法 取溶菌酶标准应用液(5、10、15、20、50ug/mL)及标本各0.1mL分加至试管,每管加基质液6mL(溶壁微球菌基质液240mg/L)混匀,置37℃水浴10min,立即混悬,用600mn波长测A值,以溶壁微球菌浊度的变化在标准曲线上查出溶菌酶的活性
值。

(3)免疫测定法 ①免疫单扩散板制备:将单价特异性兔抗人溶菌酶抗体加入1%琼脂糖液中(50℃),制成含5%抗血清凝胶板,用打孔器打成直径为3mm的小孔,当天使用;②溶菌酶免疫测定:将10btL标本加于免疫扩散板的小孔中,保持湿度在室温下反应,当沉淀环达zui大限度后,用带测微计的放大镜读其直径,以直径的平方在标准曲线上查出溶菌酶的相应浓度;③标准曲线制备:取溶菌酶lmg溶于0.05mol/L,pH6.4PBSlmL中,配制成5、10、20、40、80、100、200、300/lS/mL 8种浓度,分别加人免疫扩散板小孔中,经反应后,以沉淀环直径的平方为横坐标,溶菌酶浓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正常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正常人尿液和脑脊液(CSF)中溶菌酶为0;血清中溶菌酶正常参考值:比浊法为11.80±2.2mz/L;平板法为20.40±2.70mg/L;免疫测定法为10—40mz/L(X±2S)。由于方法与实验条件不同,测定结果有差别,故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正常参考值。

血清溶菌酶测定对鉴别各型急性白血病有一定意义。急粒及急单血清溶菌酶升高;而急淋、急性红白血病降低或正常;经化疗奏效病情缓解后,溶菌酶水平可恢复。血清溶菌酶测定可作为判断局限性肠炎活动性的一个有用的指标,并且有助于判断临床过程的严重程度和对治疗的反应。

尿内溶菌酶含量增高的原因有:①肾小管损害;②高溶菌酶血症;③肾组织破坏。临床上测定尿溶菌酶主要是作为肾小管损害的一个指标,各种原因的肾小管损害都可引起尿溶菌酶含量增高。肾移植病人定期检查尿溶菌酶活性十分必要,如移植肾接受良好,则溶菌酶活性在7d内恢复正常;若尿中过多的溶菌酶持续存在,必须疑及排斥反应的发生。

细菌性脑膜炎患者CSF溶菌酶含量远较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含量高,因此,CSF溶菌酶测定对二者的鉴别有重要意义。此外,CSF溶菌酶测定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